认证首页 >> 认证知识 >> ISO9000 >> 《十》内部审核实施 第4页

《十》内部审核实施

最近更新: | 人气: 15656

10.4.2 不合格项的类型
在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中遇到的不合格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a)文件的不合格项。包括文件与要求不符合、规定没有实施、实施没有效果三种情况;
b)设备的不合格项。生产或测量监控设备不符合保证质量的技术状态的要求;
c)产品的不合格项。产品(包括采购产品半制品、成品等)不符合技术规范或顾客要求或社会要求;
d)人员的不合格项。审核内容涉及的具体岗位人员不符合标准或文件或国际操作应达到的素质和培训要求;
e)其他的不合格项。审核涉及到环境、时间、信息、资源等对资源有影响的因素,尽管文件未规定,但与常识性要求不符合的项目。
这样的分类便于突出重点采取纠正措施。
10.4.3 确定不合格项原则
(1)规定与实际核对的原则
在审核时应坚持实际与规定核对的原则,不合格项必须是在规定范围内经过核对的、建立在客观证据上的审核发现。未经核对的不能判为不合格项;客观证据 不充分的不能判为不合格项;超出规定范围的,不宜提出不合格项。
(2)以客观证据为依据的原则:
凡依据不足的不能判为不合格项。对那些受审核方有意见分歧的不合格项可通过协商或重新审核来决定。
10.4.4 不合格项的分级与评定
内部审核可根据自己需要和标准进行分级。分级的目的在于正确客观地得到审核结论。不同的审核对象会出现不同的分级方法,如产质量保审核是以缺陷的严重性进行分级,分为致命缺陷(A级)、严重缺陷(B级)、一般缺陷(C级)和次要缺陷(D级)。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则以不合格的严重性进行分级,如第三方体系审核时分为严重不合格和一般不合格两种。
通过分级可带来两点好处,一是可突出重点,把力量用在纠正和预防关键的和系统的不合格或缺陷上;二是可按不同的等级给以不同的权数,将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通过一定的数据处理,用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如产质量保审核A级缺陷分为100,B级缺陷分为50,C级缺陷分为10,D级缺陷为1。通过对缺陷加权计算和数学处理,得出质量指数I,以此得出综合评价结论。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可按严重性分成严重不合格、一般不合格、轻微不合格、观察项四级:
(1)严重不合格项
严重不合格通常是指系统性失效或缺陷。主要判断标准有:
a)质量管理体系与约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或文件的要求严重不符。如关键的控制程序没有得到贯彻,缺少标准规定的要求等;
b)造成系统性失效的不合格(可能需要由多个一般不合格去说明)。如在用测量监控设备大部分未按周期进行校准(检定),不合格品的处置大部分未按规定要求进行评审和记录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iso.com.cn/book-7547/




相关资料下载

最新发布认证知识

咨询热线:
13925768373
13925767953
13925760773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