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首页 >> 认证知识 >> ICTI认证 >> 大陆玩具企业的ICTI困境 第3页

大陆玩具企业的ICTI困境

最近更新: | 人气: 9579


然而,从2002年正式出台至今,ICTI守则的推行并不算顺利。日前,专门负责该守则推广事务的国际玩协CARE Foundation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Ewert告诉《凤凰周刊》,截至2005年12月,全球约有500家企业提出了认证申请(其中多数为中国大陆玩具企业),约200家企业获得了认证。但刘艳芳说:“根据国际玩协的计划,到2005年应该有500家企业通过认证。”

占世界玩具产量75%份额的中国,仅深圳一地就有大大小小1200家玩具工厂。对于ICTI守则,绝大部分工厂选择了观望。事实上,致力于制定和推行守则的只是国际大买家和少数大型玩具厂商,而大陆玩具行业的主体,却是规模不到1000人的小型工厂。据刘艳芳透露,人数在5000人以上的大型玩具企业在深圳最多只占到20%。

也因此,虽然2006年1月1日的“大限”已过,玩具工厂的心态依然各异。大厂有规模上的竞争优势,可以承担和消化认证的成本,他们希望早日统一标准,消除重复审核的繁琐。比如,永勤玩具厂董事长陈永麟作为工厂代表参与了ICTI守则的编写,该厂也成为大陆最早通过认证的玩具生产企业之一。

而中等规模的工厂有的继续观望;有的在媒体报道或外界压力下,开始着手了解和准备;有的则因为原有客户提出要求,希望能够尽快通过认证。

认证的成本让小工厂望而却步。虽然直接的申请和认证费用只有几千美元,但由于这些工厂大多数是20多年前建的老厂房,设施陈旧,要达到守则的标准,必须投入“巨资”改造,大多数小厂难以负担。小工厂处于产业链的最下端,利润空间本来有限。近年玩具材料价格上涨,使得玩具工厂的成本压力更加沉重。“就算我花了大钱去搞认证,到时候我也不一定能够从那些大买家手里拿到订单。”某工厂主对记者说。

于是,大多数小厂静观其变。如果“大限”过后,欧美的订单撤走,他们可以凭借规模小、变通灵活的特点,转做日本等地的单—日本客户虽然对品质很看重,但并无此类认证需要。实在不行,就转产做其他的。

造成ICTI守则推行困难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守则和大陆法律法规的衔接问题,主要体现在工时和社会保险上。玩具行业有很强的季节性,一般5月到10月是旺季,由于周期短,必然要加班。考虑到行业特点,ICTI的工时规定是每周不超过72小时;而大陆劳动法的规定是每周工作40小时,每个月加班不能超过36小时。劳动法规定要给工人买社会保险,然而,玩具行业的工人流动性很强;而且社会保险的缴纳标准是以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的,玩具工人的工资只能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一般为社会平均工资的20%~30%)。所以,工人中往往是退保险比买保险的还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iso.com.cn/book-6710/




相关资料下载

最新发布认证知识

咨询热线:
13925768373
13925767953
13925760773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