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首页 >> 认证知识 >> 社会责任验厂 >> SA8000基础知识解读 第5页

SA8000基础知识解读

最近更新: | 人气: 9420
 
  从获证企业的行业分布看,玩具行业最多,有11家企业,占总量的32.4%;其次是服装行业,有9家企业,占总量的26.5%;珠宝、钟表行业有3家,占总量的8.8%;各种箱包、家用器皿、纺织品和房地产行业各有2家;电子、鞋类和包装行业分别有1家企业。获证企业多以生产型企业为主,除两家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的房地产公司和一家专业贸易公司外,其它33家企业都是以生产和销售为主要业务。 
  SA8000于1997年出台,随后欧美客户便陆续要求我国出口企业须达到SA8000的要求,近几年来提出我国出口企业应对SA8000要求的欧美公司数量呈急速上升趋势。一些进口商,特别是名牌服装进口商和知名零售企业,出于政治压力和维护本企业社会公众形象的考虑,已在本公司内建立起针对供应商的社会行为准则及相应的检验体系。 
  截至2003年8月,全国通过SA8000认证的40多家企业组织中,珠三角就占了30多家。这说明珠三角实施SA8000方面比长三角要好。实际上,从珠三角出口产品结构和出口欧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数量及产值来看,在中国受SA8000影响最大的也将是珠三角。目前中国很多企业的生产条件很难达到SA8000的要求。特别是珠三角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潜在的风险很大。如果美国全面启动SA8000机制,对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对珠三角一些专门做欧美国家产品出口企业的打击更是毁灭性的。 
   
  如何正确看待SA8000 
   
  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问题正日益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焦点。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较低的劳工标准使发达国家的产品在成本价格和贸易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应该将劳工标准要求纳入各种双边和多边贸易体系中。在这种背景下,总部设在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SAI,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于1997年发起并联合欧美跨国公司和其他国际组织,制定了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International Standard)。这个认证制度隐含了诸多的商业目的,其理论基础是“劳动力倾销论”。 

发展中国家担心把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直接挂钩或滥用可能会导致非贸易壁垒,削弱本国企业国际竞争能力。中国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贸易大国,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受劳工标准的影响比较明显。在笔者看来,假如将SA8000的含义进一步延展,则大可细化成劳动住宿标准、膳食营养标准、工资购买力标准、生产设备标准等等,SA8000在我国的逐步推行将不断推动我国出口成本的大幅上涨。而受约束的主要是服装、制鞋、化工原料、纺织品等行业。近期内将可直接影响到跨国公司的在华采购,未经认证的中国企业将失去订单。预计2004年将有85%的中国生产制造企业遭受由实施SA8000标准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消极影响。另据美国相关商会组织调查,目前有超过50%的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表示,他们将重新依据SA8000标准与中国企业签订新的采购合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iso.com.cn/book-6213/




相关资料下载

最新发布认证知识

咨询热线:
13925768373
13925767953
13925760773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