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首页 >> 认证知识 >> 食品安全 >> 果蔬汁生产加工企业的SSOP计划

果蔬汁生产加工企业的SSOP计划

最近更新: | 人气: 13925
美国FAD 2001年1月18日颁布的“果蔬汁HACCP法规——21CFR PART120”已将SSOP列入其中(见120.6),要求果蔬汁加工者必须制定和实施SSOP,并要求监测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和程序,以符合“良好操作规范(GMP)——21 CFR PART110”的要求。同时,法规(120.6.c)还要求对卫生监控和纠正程序进行记录。 

  2000年美国水产品HACCP培训与教育联盟编写的《水产品加工的卫生控制程序》教程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建立和实施卫生控制程序,其中的卫生控制程序包括:①加工厂必须建立和实施一个书面的SSOP计划;②加工厂必须监测卫生状况和操作;③加工厂必须及时的纠正不卫生的状况和操作;④加工厂必须保持卫生控制和纠正记录。教程中规定的卫生监测表格的基本要素有:①被监测的某项具体的卫生状况或操作;②以预先确定的监测频率来记录观察到的实际情况或测量值;③记录必要的纠正措施。该教程对果蔬汁加工企业建立和实施卫生控制程序有参考价值。现根据美国果蔬汁HACCP法规(120.6)要求的SSOP八个方面结合果蔬汁生产加工的实际,对果蔬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介绍如下:- u, y! {# |! `% ~/ N+ t7 J
0 `% J9 ^$ p' E- `
  一、加工用水的安全 :6 y: ]' h% v; I3 L6 T, x

  1、控制和监测: & ?% G# U" H* C8 s7 v% s/ x0 G

 ⑴ 加工厂内用水若取自可靠的城市供水系统,城市供水费单表明水源是安全的。每年应按国家饮用水标准全项对水质分析检测一次。 / `* `0 Y' U: a' @
8 \9 Q8 i( i* q( Q7 \
  监测频率:每年一次。
d# `
  ⑵ 加工厂用水若取自自备水源(如:地下水、冷凝水等),地下水水源应远离居民或其它有污染可能的区域50米以上,以防止地下水受到污染,每天须进行消毒,使其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每年榨季开工前或每年不少于二次全项目水质分析检测。
& X: v7 e) `
  监测频率:每年两次。! Z  l; b7 E* j  x" Z# X; b  `

 ⑶ 储水压力罐应密封、安全,保证水源不受污染。对储水压力罐每年榨季开工前或每年不少于两次清洗、消毒。其程序为:清除杂物→水冲洗→200ppm次氯酸钠喷洒→水冲洗。 

  监测频率:每年两次。 
Q: w0 w9 k
  ⑷ 由本厂质控部门每天进行一次余氯测定,余氯含量保持在0.03-0.5ppm。每周进行一次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检测。 
  监测频率:每天一次/每周一次。

  ⑸ 加工厂的水系统应由被认可的承包商设计、安装和改装,不同用途的水管用标识加以区分,备有完备的供水网络图和污水排放管道分布图以表明管道系统的安装正确性。应对加工车间水龙头进行编号。
  监测频率:水管系统进行安装或改装。6 G+ w) ^) b/ v' S, s2 F" ~, ~" u5 Q

 ⑹ 车间水龙头及固定进水装置(如有必要或装有软管的水龙头)应安装防虹吸装置。 " d- M  |' e) l0 y$ [3 f9 g  T5 W) s
8 A/ L( s3 P! `
  监测频率:每班生产前。 ( W. Y3 c4 c# D$ O6 |
0 Q& F5 Q& H% B! ^$ \1 l6 {
  2、纠正措施: 4 u# N: e3 ]1 E, U# X+ m
' F, d* R* f# p% l
  ⑴、⑵、⑶ 城市供水系统、自备水系统发生故障、储水压力罐损坏或受污染时,企业应停止生产,判断何时发生故障或损坏,将本段时间内生产的产品进行安全评估,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只有当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质标准时,才可重新生产。 
  ⑷ 水质检验结果不合格,质控部门应立即制定消毒处理方案,并进行连续监控,只有当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质标准时,才可重新生产。2 Y6 j2 H2 J! p- ^2 `0 g

 ⑸ 如有必要,应对输水管道系统采取纠正措施,并且只有当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质标准时,才可重新生产。 
  ⑹ 不能使用未安装防虹吸装置的水龙头和固定进水装置(如有必要或装有软管的水龙头)。 
  3记录: 0 {6 e. m* p3 K

  ⑴、⑵ 城市供水费单和/或水质检测报告、定期的卫生记录。 

  ⑶ 储水压力罐检查报告和定期的卫生记录。 
  ⑷ 水中余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检测记录。 
  ⑸ 供、排水管道系统检查报告和定期的卫生记录。 + u" h8 m7 d0 J7 E7 T# c
% a. `# _1 Y8 ~$ Z
  ⑹ 每日卫生控制记录。 ) o) P2 \0 a# B/ d- i# u, ~2 }* O, `

  二、果蔬汁接触面的状况和清洁: " O1 j4 H3 `" a( l8 U

  1、控制和监测: / d+ c  o  [0 x" F3 g8 d
7 d" X8 B9 Z0 c; F: }) F: K: `% k
  ⑴ 车间内所有生产设备、管道及工器具均应采用不锈钢材料或食品级聚乙烯材料制造,完好无损且表面光滑无死角,车间地面、墙壁、果池内表面应平滑,易于清洗和消毒。卫生监督员应对上述设备及设施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充分清洁。 5 d  ~6 {/ U& \

 监测频率:每月一次。 8 t$ f0 N  _1 R& W
 ⑵ 果蔬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 
  ① 换班间隙,应将设备上的粘附物冲洗处理干净。每生产加工24小时,须对所有管道设备进行一次清洗消毒。清洗的步骤是:先用85℃的热水将设备、管道清洗干净,再用浓度为1-3%的热碱液清洗,最后用85℃热水清洗。清洗后水检测PH为7左右。卫生监督员在使用消毒剂前应对其种类、剂量、浓度等进行检查,并负责检查是否进行了清洗和消毒。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   _3 V9 I. c% l, t0 l  X$ ~
0 Q+ c) S. F! C# V
  ② 加工用工器具每4小时清洗消毒一次。清洗消毒步骤:水洗→100ppm次氯酸钠溶液清洗→85℃热水清洗干净。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消毒剂浓度以及是否清洗和消毒过。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每4小时一次。 " m  ]7 \5 ?4 F4 e- d2 e

 ③ 脱胶罐、批次罐等每次排完料后,需用85℃热水清洗消毒20分钟以上备用。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是否清洗消毒。 - _# p# O) i0 {5 J

 @监测频率:每次清洗消毒后。 
 ④ 休息间隙,应用水冲洗地面、墙壁。每周对地面和墙壁进行一次清洗消毒。清洗消毒步骤是:水洗→400ppm次氯酸钠溶液清洗→85℃热水清洗干净。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消毒剂浓度和是否清洗和消毒。 1 z/ r3 P# {0 X; t7 B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 & x& X# a( f+ C  x6 Z
- N, e' y6 j- p2 f& S6 T
  ⑶ 员工应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捡果工序的工作人员还应穿戴干净的手套和防水围裙。企业管理人员在加工区也应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卫生监督员应监督员工手套的使用和工作服的清洁度。  y% l* z, r' a3 y, I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9 A9 g. W- ]" e" E/ u9 t

  2、纠正措施:

  ⑴ 彻底清洗与果蔬汁接触的设备和管道表面。* z: Q2 z% D4 U6 B6 e+ z

.  ⑵ 重新调整清洗消毒浓度、温度和时间,对不干净的果蔬汁接触面进行清洗消毒。
  ⑶ 对可能成为果蔬汁潜在污染源的手套、工作服应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3、记录: 
 ⑴ 定期卫生记录。$ [! N, {: Y5 ~

 ⑵、⑶ 每日卫生控制记录。4 T" H& g; r8 D& n3 s# g
4 X  Y1 l4 s, ~) x: V
  三、防止交叉污染:
y+ m
  1、控制和监测: 
 ⑴ 原料果蔬不能夹杂大量泥土和异物,烂果率控制在5%以下。原料果蔬的装运工具应卫生。原料验收人员负责检查原料果蔬及其装运工具的卫生。
监测频率:每次接收原料果蔬。
⑵ 车间建筑设施完好,设备布局合理并保持良好。粗加工间、精加工间和包装间应相互隔离。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在加工、贮存过程中要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 M/ x% t$ z: F/ S2 H( @( K' w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生产、贮存过程。

  ⑶ 卫生监督员和工作人员应接受安全卫生知识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应对新招聘的卫生监督员和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和操作培训。

  监测频率:雇佣新的卫生监督员或工作人员上岗前。' J; g, Y/ k6 U3 z# Y- X4 N
* l' J' S! ]1 k0 m( \' R: J
  ⑷ 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得导致交叉污染(穿戴的工作服、帽和鞋,使用的手套,手的清洁,个人物品的存放,工作人员在车间的吃喝、串岗,工作鞋的消毒、工作服的清洗消毒等)。 

  ① 进入车间的工作人员须穿戴整齐洁净的工作衣、帽、鞋;不得戴首饰、项链、手表等可能掉入果蔬汁、设备、包装容器中的物品;严禁染指甲和化妆 。
② 工作人员应戴经消毒处理的无害乳胶手套,如有必要应及时更换。
 B
  ③ 开工前、每次离开工作台或污染后,工作人员都应清洗并消毒手或手套。
 ④ 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物品不得带入生产车间内。4 ^  e. U* @( d6 b( z4 Y; J" q

   ⑤ 工作人员不得在生产车间内吃零食、嚼口香糖、喝饮料和吸烟等。1 v: n  b4 s( `7 T& K! ?

   ⑥ 各工序的工作人员不得串岗。 
 ⑦ 工作人员在进入加工车间之前,应在盛有200ppm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消毒池中对其工作鞋进行消毒。

  ⑧ 加工结束后,所有的工作衣、帽统一交卫生监督员进行清洗消毒。
 ⑨ 每天保证对更衣室及工作衣帽用紫外灯或臭氧发生器消毒30分钟以上。, O% V' q4 R+ i* z; z5 t
( |7 }1 t; o' P3 `" Y  {5 p
  ⑩ 卫生监督员应及时认真监督每位工作人员的操作。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每4小时一次。
⑸ 榨汁后的残渣应及时清除出生产车间。检出的腐烂果、杂质等应放置于具有明显标志的带盖容器内,并及时运出车间。该容器应用200ppm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并用水冲洗净后方可再次带入车间使用。卫生监督管理员负责监督检查残渣、腐烂果及杂质的清理情况和容器的卫生状况。% t. U; V3 n- v  Y3 I, ~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每4小时一次。5 T' v0 g+ e" m2 u
4 U% s0 `/ N4 g3 v
  ⑹ 污水的排放:厂区排污系统应畅通、无积淤,并设有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车间内地面应有一定的坡度并设明沟以利排水,明沟的侧面和底面应平滑且有一定弧度。车间内污水应从清洁度高的区域流向清洁度低的区域,工作台面的污水应集中收集通过管道直接排入下水道,防止溢溅,并有防止污水倒流的装置。卫生监督员检查污水排放情况。% d7 g: C9 F( p; _4 c  X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每4小时一次。 

  ⑺ 车间内不同清洁作业区所用工器具,应有明显不同的标识,避免混用。卫生监督员应检查是否正确使用。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每4小时一次。 
 2、纠正措施: 

  ⑴ 拒收带有过多泥土、异物及腐烂严重的原料果蔬。
L; D- n
  ⑵ 卫生监督员应对可能造成污染的情况加以纠正,并要评估果蔬汁的质量。7 G  X! @- D" q2 g' c) D3 K; g4 |
) e* L7 d% R0 y: n5 s7 z# W
  ⑶ 新上岗的卫生监督员及员工应接受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和操作指导。
 ⑷ 工作人员在工作衣帽穿戴、发、须防护、首饰佩戴、手套使用、手的清洗、个人物品带入车间、车间内有吃喝现象、进入车间时工作鞋的消毒等方面存在问题时,应对其及时予以纠正。! h7 P# B( ^2 d' C
  y' P9 X) x: Z$ H3 @/ k
  ⑸ 清除残渣、腐烂果及杂质。重新清洗消毒容器。
X& o. b( \
  ⑹ 请维修人员对排水问题加以解决。, L1 C( C5 @" x' _

 ⑺ 卫生监督员及时纠正工器具混用问题。- Z. @+ @7 h0 p$ y( L; Y3 x5 ~  o

  3、记录:9 @9 h( \$ I, F
# b- b3 o/ K5 J9 T/ K
  ⑴ 原料验收记录。
.  ⑵ 每日卫生控制记录。% A/ Y  H% ~) Z  D" r

  ⑶ 定期的卫生控制记录和人员培训记录。( I; m: R! _  n+ B
# r' L. f1 K/ F/ W3 O
  ⑷、⑸、⑹、⑺ 每日卫生控制记录。 1 m8 G4 q8 D9 t# T3 Z

 四、手的清洗、清毒及卫生间设施的维护:
  
  1、控制和监测:

  ⑴ 卫生间应与更衣室、车间分开,其门不得正对车间门。卫生间应设有非手动门并应维护其设施的完整性。每天下班后须进行清洗和消毒。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卫生间设施及卫生状况。) O) L1 r; B; X$ {
8 v. q4 t1 b% d  l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生产过程每4小时一次。! L0 ?& E3 i# q, f+ r4 L; ]
. L/ J8 ^' Y( {" J- s
  ⑵ 车间入口处、卫生间内及车间内须有洗手消毒设施。洗手设施包括:非手动式水龙头、皂液容器、50ppm次氯酸钠消毒液和干手巾(最好为一次性)等,并有明显的标示。应在开工前、每次离开工作台后或被污染时清洗和消毒手。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洗手消毒设施、消毒液的更换和浓度。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生产过程每4小时一次。$ X. @# B! z/ D

  2、纠正措施:

  ⑴ 重新清洗消毒卫生间,必要时进行修补。
m" r
  ⑵ 卫生监督员负责更换洗手消毒设施和更换、调配消毒剂。

  3、记录: 7 K; O3 ]( W( S3 {1 }: k

 ⑴、⑵ 每日卫生控制记录。
五、防止污染物的危害:
@7 t
  1、控制和监测: 
  ⑴ 果蔬汁生产加工企业所用清洁剂、消毒剂和润滑剂应附有供货方的使用说明及质量合格证明,其质量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并须经质检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包装物料的验收情况。( h( F+ W/ X' F# E  J3 R7 n1 y
$ E* |% N0 x, r( m4 J  O4 k: u8 |
  监测频率:每批清洁剂、消毒剂和润滑剂。 , T9 [$ _! J. H: t* D6 F
: v9 d- z: a& }  J4 B
  ⑵ 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必须提供供货方的质量合格证明,其质量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并须经质检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包装物料的验收情况。 - M+ J' q' j% u! u
. ]" P4 J  X# c8 u! l) s  {
  监测频率:每批包装材料。: e; i5 Z  K. e1 s
' E& E1 v8 l) Q; i
  ⑶ 包装材料和清洁剂等应分别存放于加工包装区外的卫生清洁、干燥的库房内。内包装材料应上架存放,外包装材料存放应下有垫板、上有无毒盖布,离墙堆放。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 

  监测频率:每天一次/每4小时一次。

  ⑷ 应在灌装室内安装臭氧发生器,必要时安装空气净化系统。于每次灌装前进行不低于半小时的灭菌。灌装间应通风良好,防止冷凝物污染产品及其包装材料。加工车间应使用安全性光照设备。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 3 b% U0 }$ C; E5 w$ I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 7 I# l, E+ w1 G0 f: q/ x
; T0 o3 f% B- B% V
  ⑸ 设备应维护良好,无松动、无破损、无丢失的金属件,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设备情况。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

  ⑹ 果汁灌装结束,应按不同品种、规格、批次加以标识,并尽快存放于0-5℃的冷藏库内。冷藏库配有温度自动控制仪和记录仪,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除霜、除异味。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冷藏库的温度及卫生情况。7 ?" H7 A! z  ?/ {

 监测频率:罐装结束/每天一次。
  ⑺ 生产用燃料(煤、柴油等)应存放在远离原料和成批果品果蔬汁的场所。卫生监督员检查。% m3 h$ O( _6 d" \$ N, L

监测频率:每天一次。4 M5 B3 c7 G" v; F& u' p2 h" z2 C
2 f8 S, H9 e! H  Y4 v* z
  ⑻ 车间应通风良好,不得有冷凝水。卫生监督员检查。4 i( i2 w- p+ {$ p6 f
8 o' [# ^0 o9 Z; M* Y8 y
  监测频率:生产中每四小时一次。

  2、纠正措施:% P0 u* f3 t, G
0 l2 h( \+ p  D' f8 g7 ~
  ⑴、⑵ 无合格证明的清洁剂、消毒剂、润滑剂和包装材料拒收。# \" I5 C( X, @% f- L

 ⑶ 存放不当的包装材料和清洁剂等应正确存放。
  ⑷ 对可能造成产品污染的情况加以纠正并评估产品质量。

  ⑸ 必要时进行维修。
 ⑹ 对违反冷库管理及消毒规定的情况,应及时加以纠正。
  ⑺ 生产用燃料(煤、柴油等)接近原料和成批果品果蔬汁时应及时纠正。) L. F6 D% O# c5 v* |3 j: V) X- |4 S  W4 s

 ⑻ 车间应通风不畅,集结有冷凝水时应加大排风换气。
  3、记录:
  ⑴、⑵ 清洁剂、消毒剂、润滑剂和包装材料验收记录。5 z7 `' A: O+ z% l& V9 m
  Z% _& M0 i( T
  ⑶、⑷、⑸、⑹、⑺、⑻ 每日卫生控制记录。  B+ D! y- @3 N8 w/ P9 Y# U
2 |; L' t# o+ I0 @0 B) g
  六、有毒化合物的标记、贮藏和使用: 
 1、控制和监测: " g2 q9 F( r9 m& v# E
) r1 M6 U4 z" T
  ⑴ 生产加工中(清洗用的强酸强碱、生产中和实验室检测用有关试剂等)使用的所有有毒化合物必须有生产厂商提供的产品合格证明或含有其它必要的信息文件。 

  监测频率:每批有毒化合物。 6 I! l0 b- `- H/ y
0 q9 x" v7 r0 ^3 l( Q. l- o. H6 A
  ⑵ 所有有毒化合物应在明显位置正确标记并注明生产厂商名、使用说明。贮存于加工和包装区外的单独库房内,须由专人保管。并不得与食品级的化学物品、润滑剂和包装材料共存于同一库房内。卫生监督员应检查其标签和仓库中的存放情况。# O& q: K' m+ U
! ^' I) R! `8 w' R) ^9 m/ G9 k
  监测频率:每天一次。. z3 b+ I7 M  t' K. H1 y1 f0 _. u" ]
6 m# Y* i8 I' s: v
  ⑶ 须严格按照说明及建议操作使用。由专人进行分装操作,应在分装瓶的明显位置正确标明本化学物的常用名,并不得将有毒化学物存放于可能污染原料、果蔬汁或包装材料的场所。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标识和分装、配制情况。! I) x8 H1 y; B# M: a
  监测频率:每次分装、配制、使用。+ }( g' B) f* P) ]* O( B& V! U) p

  2、纠正措施:

  ⑴ 无产品合格证明等资料的有毒化合物拒收,资料不全的应先单独存放,直到获得所需资料方可接受。' s2 n8 B' m& n- Q! Z7 `- R
# S& V3 c: m2 D  q( c$ y$ T9 o
  ⑵ 标记或存放不当的应纠正。 7 q% I7 |. d; O

 ⑶ 未合理使用有毒化学物的工作人员应接受纪律处分或再培训,可能受到污染的果蔬汁应销毁,分装瓶标识不明显时应予以更正。
  3、记录: % M( @2 D0 M$ |( H2 r
' g9 L0 g' c& t) o6 x. y
  ⑴ 定期的卫生控制记录 
 ⑵、⑶ 每日卫生控制记录 
 七、员工的健康:
 m1 ]. I
  1、控制和监测:
⑴ 发现工作人员因健康可能导致果蔬汁污染时,应及时将可疑的健康问题汇报告企业管理人员。( ^1 w' y% y8 I: d
4 Y% d0 l: }4 l7 t. `
  ⑵ 卫生监督员应检查工作人员有无可能污染果蔬汁的受感染的伤口。

  监测频率:每天开工前/生产中每四小时一次。

  ⑶ 从事果汁加工、检验及生产管理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做临时健康检查,新招聘人员必须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企业应建立员工健康档案。 
 监测频率:每年一次/新招聘工作人员上岗前。
 L  B
  2、纠正措施:
 ⑴ 应将可能污染果蔬汁的患病工作人员调离原工作岗位或重新分配其不接触果蔬汁的工作。 % X' Q  l( s- E( }2 o/ t
8 ?7 O9 H' a" X! r& w8 G
  ⑵ 受伤者应调离原工作岗位或重新分给其不接触果蔬汁的工作。
  ⑶ 未及时体检的员工应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的,调离原工作岗位或不许上岗。8 c- q7 D% c, M( e6 p$ f5 U

 3、记录:9 k( q. g5 N; Y
7 I( L. g9 Y- Y6 r* z4 b
  ⑴、⑵ 每日卫生控制记录。
  ⑶ 定期卫生控制记录。 
 八、鼠、虫的灭除:

  1、控制和监测:2 f( {/ e8 G1 h/ O& Z6 y+ J

  ⑴ 加工车间、贮存库、物料库入口应安装塑料胶帘或风幕;车间下水管道须装水封式地漏,排水沟须备有不锈钢防护罩并在与外界相通的污水管道接口处安装铁纱网;车间的窗户、通(排)风口应安装有铁纱网;加工车间、贮存库、物料库入口和通(排)风口应安装捕鼠设备。上述各设施必须完好,以防鼠、虫侵入。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 ) W% @+ x1 I) a& Q# H6 u5 y
; Y: T% x$ [' _+ E% }9 ~# p
  监测频率:每天开工前。 
  ⑵ 厂区和车间地面不应存在可招引鼠、虫的垃圾、废料等污物。生产区大门应关闭。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有无鼠、虫的存在。卫生监督员应及时向企业管理人员报告鼠害状况。3 n$ Q1 [2 \, j2 d
, u1 ?& u, X4 \: B6 W
  监测频率:每天开工前、生产中、生产结束。- l( T" N9 U7 V. N
, L4 ~; J- q, Y
  ⑶ 生产加工企业应定期灭除老鼠和害虫。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 l; R0 t; S; l/ K! i! e% b  N9 ]6 w) X5 H
( c+ g( ^" J2 r
  监测频率:每月一次。 
  2、纠正措施: # q6 l& {$ S$ T, m( T, A
) V/ }2 P' r3 U( t2 z; z0 P8 m
  ⑴ 完善防鼠、虫的设施。 3 _: }; o3 F5 _2 V$ j: n

 ⑵ 及时清理招引鼠、虫的污物。
p
  ⑶ 定期捕灭鼠、虫。
 3、记录: 

  ⑴、⑵ 每日卫生控制记录。: x" E1 F& T* A
  ⑶ 定期卫生控制记录 ) @# X& A, j3 w3 B
5 ?: z! s/ L+ Q4 U" H9 Y9 ]
  九、环境卫生:
K4 o
  1、控制和监测: 5 A( J# {' p! B. C
& n4 e0 ]6 b3 y# Y! v5 T
  ⑴ 厂区应无污染源、杂物,地面平整不积水。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
  监测频率:每天一次。! Q$ N! l8 [5 U

   ⑵ 应保持车间、库房、果棚干净卫生。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 T; {* n/ e( }/ d6 @

 监测频率:每天一次。( U! A" S) ~* a7 ?4 Z6 B1 @

 ⑶ 应定期清理打扫厂区环境卫生和清除厂区杂草。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0 A$ [; x7 m$ A, `; W

 监测频率:每周一次。

 2、纠正措施:
 ⑴ 及时清理污染源、杂物,整修地面。) q  S* g7 V) Q* ^2 o- `/ j

  ⑵ 车间、库房、果棚发现污染物、异物及时清理。
  ⑶ 定期清理打扫。, r2 X& k. D+ `' o, N& O0 E; Z" n
1 d7 U" A, N9 G( @
  3、记录:
1 L/ t  o1 `
  ⑴、⑵ 每日卫生控制记录。( h0 f6 e" D9 O3 H# O: C

  ⑶ 定期卫生控制记录。! @1 ^+ t% H: ^: r9 Q6 @

  十、检验检测卫生:3 ?! h% ^/ a' I; S

 1、控制和监测: 
  ⑴ 各生产工序的检查监督人员所使用的采样器具、检测用具应干净卫生。4 @5 U! x$ k$ ]& X2 t

  监测频率:每次。

  ⑵ 实验室应干净卫生,无污染源,不得存放与检验无关的物品。4 p: h2 e% m6 O6 @/ @9 g' n0 _

 监测频率:每天一次。
  2、纠正措施:
  ⑴ 使用前后及时发现及时清洗消毒。
  ⑵ 及时清理。 美国FAD 2001年1月18日颁布的“果蔬汁HACCP法规——21CFR PART120”已将SSOP列入其中(见120.6),要求果蔬汁加工者必须制定和实施SSOP,并要求监测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和程序,以符合“良好操作规范(GMP)——21 CFR PART110”的要求。同时,法规(120.6.c)还要求对卫生监控和纠正程序进行记录。 

  2000年美国水产品HACCP培训与教育联盟编写的《水产品加工的卫生控制程序》教程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建立和实施卫生控制程序,其中的卫生控制程序包括:①加工厂必须建立和实施一个书面的SSOP计划;②加工厂必须监测卫生状况和操作;③加工厂必须及时的纠正不卫生的状况和操作;④加工厂必须保持卫生控制和纠正记录。教程中规定的卫生监测表格的基本要素有:①被监测的某项具体的卫生状况或操作;②以预先确定的监测频率来记录观察到的实际情况或测量值;③记录必要的纠正措施。该教程对果蔬汁加工企业建立和实施卫生控制程序有参考价值。现根据美国果蔬汁HACCP法规(120.6)要求的SSOP八个方面结合果蔬汁生产加工的实际,对果蔬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介绍如下:- u, y! {# |! `% ~/ N+ t7 J
0 `% J9 ^$ p' E- `
  一、加工用水的安全 :6 y: ]' h% v; I3 L6 T, x

  1、控制和监测: & ?% G# U" H* C8 s7 v% s/ x0 G

 ⑴ 加工厂内用水若取自可靠的城市供水系统,城市供水费单表明水源是安全的。每年应按国家饮用水标准全项对水质分析检测一次。 / `* `0 Y' U: a' @
8 \9 Q8 i( i* q( Q7 \
  监测频率:每年一次。
d# `
  ⑵ 加工厂用水若取自自备水源(如:地下水、冷凝水等),地下水水源应远离居民或其它有污染可能的区域50米以上,以防止地下水受到污染,每天须进行消毒,使其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每年榨季开工前或每年不少于二次全项目水质分析检测。
& X: v7 e) `
  监测频率:每年两次。! Z  l; b7 E* j  x" Z# X; b  `

 ⑶ 储水压力罐应密封、安全,保证水源不受污染。对储水压力罐每年榨季开工前或每年不少于两次清洗、消毒。其程序为:清除杂物→水冲洗→200ppm次氯酸钠喷洒→水冲洗。 

  监测频率:每年两次。 
Q: w0 w9 k
  ⑷ 由本厂质控部门每天进行一次余氯测定,余氯含量保持在0.03-0.5ppm。每周进行一次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检测。 
  监测频率:每天一次/每周一次。

  ⑸ 加工厂的水系统应由被认可的承包商设计、安装和改装,不同用途的水管用标识加以区分,备有完备的供水网络图和污水排放管道分布图以表明管道系统的安装正确性。应对加工车间水龙头进行编号。
  监测频率:水管系统进行安装或改装。6 G+ w) ^) b/ v' S, s2 F" ~, ~" u5 Q

 ⑹ 车间水龙头及固定进水装置(如有必要或装有软管的水龙头)应安装防虹吸装置。 " d- M  |' e) l0 y$ [3 f9 g  T5 W) s
8 A/ L( s3 P! `
  监测频率:每班生产前。 ( W. Y3 c4 c# D$ O6 |
0 Q& F5 Q& H% B! ^$ \1 l6 {
  2、纠正措施: 4 u# N: e3 ]1 E, U# X+ m
' F, d* R* f# p% l
  ⑴、⑵、⑶ 城市供水系统、自备水系统发生故障、储水压力罐损坏或受污染时,企业应停止生产,判断何时发生故障或损坏,将本段时间内生产的产品进行安全评估,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只有当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质标准时,才可重新生产。 
  ⑷ 水质检验结果不合格,质控部门应立即制定消毒处理方案,并进行连续监控,只有当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质标准时,才可重新生产。2 Y6 j2 H2 J! p- ^2 `0 g

 ⑸ 如有必要,应对输水管道系统采取纠正措施,并且只有当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质标准时,才可重新生产。 
  ⑹ 不能使用未安装防虹吸装置的水龙头和固定进水装置(如有必要或装有软管的水龙头)。 
  3记录: 0 {6 e. m* p3 K

  ⑴、⑵ 城市供水费单和/或水质检测报告、定期的卫生记录。 

  ⑶ 储水压力罐检查报告和定期的卫生记录。 
  ⑷ 水中余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检测记录。 
  ⑸ 供、排水管道系统检查报告和定期的卫生记录。 + u" h8 m7 d0 J7 E7 T# c
% a. `# _1 Y8 ~$ Z
  ⑹ 每日卫生控制记录。 ) o) P2 \0 a# B/ d- i# u, ~2 }* O, `

  二、果蔬汁接触面的状况和清洁: " O1 j4 H3 `" a( l8 U

  1、控制和监测: / d+ c  o  [0 x" F3 g8 d
7 d" X8 B9 Z0 c; F: }) F: K: `% k
  ⑴ 车间内所有生产设备、管道及工器具均应采用不锈钢材料或食品级聚乙烯材料制造,完好无损且表面光滑无死角,车间地面、墙壁、果池内表面应平滑,易于清洗和消毒。卫生监督员应对上述设备及设施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充分清洁。 5 d  ~6 {/ U& \

 监测频率:每月一次。 8 t$ f0 N  _1 R& W
 ⑵ 果蔬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 
  ① 换班间隙,应将设备上的粘附物冲洗处理干净。每生产加工24小时,须对所有管道设备进行一次清洗消毒。清洗的步骤是:先用85℃的热水将设备、管道清洗干净,再用浓度为1-3%的热碱液清洗,最后用85℃热水清洗。清洗后水检测PH为7左右。卫生监督员在使用消毒剂前应对其种类、剂量、浓度等进行检查,并负责检查是否进行了清洗和消毒。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   _3 V9 I. c% l, t0 l  X$ ~
0 Q+ c) S. F! C# V
  ② 加工用工器具每4小时清洗消毒一次。清洗消毒步骤:水洗→100ppm次氯酸钠溶液清洗→85℃热水清洗干净。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消毒剂浓度以及是否清洗和消毒过。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每4小时一次。 " m  ]7 \5 ?4 F4 e- d2 e

 ③ 脱胶罐、批次罐等每次排完料后,需用85℃热水清洗消毒20分钟以上备用。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是否清洗消毒。 - _# p# O) i0 {5 J

 @监测频率:每次清洗消毒后。 
 ④ 休息间隙,应用水冲洗地面、墙壁。每周对地面和墙壁进行一次清洗消毒。清洗消毒步骤是:水洗→400ppm次氯酸钠溶液清洗→85℃热水清洗干净。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消毒剂浓度和是否清洗和消毒。 1 z/ r3 P# {0 X; t7 B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 & x& X# a( f+ C  x6 Z
- N, e' y6 j- p2 f& S6 T
  ⑶ 员工应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捡果工序的工作人员还应穿戴干净的手套和防水围裙。企业管理人员在加工区也应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卫生监督员应监督员工手套的使用和工作服的清洁度。  y% l* z, r' a3 y, I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9 A9 g. W- ]" e" E/ u9 t

  2、纠正措施:

  ⑴ 彻底清洗与果蔬汁接触的设备和管道表面。* z: Q2 z% D4 U6 B6 e+ z

.  ⑵ 重新调整清洗消毒浓度、温度和时间,对不干净的果蔬汁接触面进行清洗消毒。
  ⑶ 对可能成为果蔬汁潜在污染源的手套、工作服应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3、记录: 
 ⑴ 定期卫生记录。$ [! N, {: Y5 ~

 ⑵、⑶ 每日卫生控制记录。4 T" H& g; r8 D& n3 s# g
4 X  Y1 l4 s, ~) x: V
  三、防止交叉污染:
y+ m
  1、控制和监测: 
 ⑴ 原料果蔬不能夹杂大量泥土和异物,烂果率控制在5%以下。原料果蔬的装运工具应卫生。原料验收人员负责检查原料果蔬及其装运工具的卫生。
监测频率:每次接收原料果蔬。
⑵ 车间建筑设施完好,设备布局合理并保持良好。粗加工间、精加工间和包装间应相互隔离。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在加工、贮存过程中要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 M/ x% t$ z: F/ S2 H( @( K' w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生产、贮存过程。

  ⑶ 卫生监督员和工作人员应接受安全卫生知识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应对新招聘的卫生监督员和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和操作培训。

  监测频率:雇佣新的卫生监督员或工作人员上岗前。' J; g, Y/ k6 U3 z# Y- X4 N
* l' J' S! ]1 k0 m( \' R: J
  ⑷ 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得导致交叉污染(穿戴的工作服、帽和鞋,使用的手套,手的清洁,个人物品的存放,工作人员在车间的吃喝、串岗,工作鞋的消毒、工作服的清洗消毒等)。 

  ① 进入车间的工作人员须穿戴整齐洁净的工作衣、帽、鞋;不得戴首饰、项链、手表等可能掉入果蔬汁、设备、包装容器中的物品;严禁染指甲和化妆 。
② 工作人员应戴经消毒处理的无害乳胶手套,如有必要应及时更换。
 B
  ③ 开工前、每次离开工作台或污染后,工作人员都应清洗并消毒手或手套。
 ④ 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物品不得带入生产车间内。4 ^  e. U* @( d6 b( z4 Y; J" q

   ⑤ 工作人员不得在生产车间内吃零食、嚼口香糖、喝饮料和吸烟等。1 v: n  b4 s( `7 T& K! ?

   ⑥ 各工序的工作人员不得串岗。 
 ⑦ 工作人员在进入加工车间之前,应在盛有200ppm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消毒池中对其工作鞋进行消毒。

  ⑧ 加工结束后,所有的工作衣、帽统一交卫生监督员进行清洗消毒。
 ⑨ 每天保证对更衣室及工作衣帽用紫外灯或臭氧发生器消毒30分钟以上。, O% V' q4 R+ i* z; z5 t
( |7 }1 t; o' P3 `" Y  {5 p
  ⑩ 卫生监督员应及时认真监督每位工作人员的操作。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每4小时一次。
⑸ 榨汁后的残渣应及时清除出生产车间。检出的腐烂果、杂质等应放置于具有明显标志的带盖容器内,并及时运出车间。该容器应用200ppm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并用水冲洗净后方可再次带入车间使用。卫生监督管理员负责监督检查残渣、腐烂果及杂质的清理情况和容器的卫生状况。% t. U; V3 n- v  Y3 I, ~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每4小时一次。5 T' v0 g+ e" m2 u
4 U% s0 `/ N4 g3 v
  ⑹ 污水的排放:厂区排污系统应畅通、无积淤,并设有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车间内地面应有一定的坡度并设明沟以利排水,明沟的侧面和底面应平滑且有一定弧度。车间内污水应从清洁度高的区域流向清洁度低的区域,工作台面的污水应集中收集通过管道直接排入下水道,防止溢溅,并有防止污水倒流的装置。卫生监督员检查污水排放情况。% d7 g: C9 F( p; _4 c  X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每4小时一次。 

  ⑺ 车间内不同清洁作业区所用工器具,应有明显不同的标识,避免混用。卫生监督员应检查是否正确使用。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每4小时一次。 
 2、纠正措施: 

  ⑴ 拒收带有过多泥土、异物及腐烂严重的原料果蔬。
L; D- n
  ⑵ 卫生监督员应对可能造成污染的情况加以纠正,并要评估果蔬汁的质量。7 G  X! @- D" q2 g' c) D3 K; g4 |
) e* L7 d% R0 y: n5 s7 z# W
  ⑶ 新上岗的卫生监督员及员工应接受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和操作指导。
 ⑷ 工作人员在工作衣帽穿戴、发、须防护、首饰佩戴、手套使用、手的清洗、个人物品带入车间、车间内有吃喝现象、进入车间时工作鞋的消毒等方面存在问题时,应对其及时予以纠正。! h7 P# B( ^2 d' C
  y' P9 X) x: Z$ H3 @/ k
  ⑸ 清除残渣、腐烂果及杂质。重新清洗消毒容器。
X& o. b( \
  ⑹ 请维修人员对排水问题加以解决。, L1 C( C5 @" x' _

 ⑺ 卫生监督员及时纠正工器具混用问题。- Z. @+ @7 h0 p$ y( L; Y3 x5 ~  o

  3、记录:9 @9 h( \$ I, F
# b- b3 o/ K5 J9 T/ K
  ⑴ 原料验收记录。
.  ⑵ 每日卫生控制记录。% A/ Y  H% ~) Z  D" r

  ⑶ 定期的卫生控制记录和人员培训记录。( I; m: R! _  n+ B
# r' L. f1 K/ F/ W3 O
  ⑷、⑸、⑹、⑺ 每日卫生控制记录。 1 m8 G4 q8 D9 t# T3 Z

 四、手的清洗、清毒及卫生间设施的维护:
  
  1、控制和监测:

  ⑴ 卫生间应与更衣室、车间分开,其门不得正对车间门。卫生间应设有非手动门并应维护其设施的完整性。每天下班后须进行清洗和消毒。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卫生间设施及卫生状况。) O) L1 r; B; X$ {
8 v. q4 t1 b% d  l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生产过程每4小时一次。! L0 ?& E3 i# q, f+ r4 L; ]
. L/ J8 ^' Y( {" J- s
  ⑵ 车间入口处、卫生间内及车间内须有洗手消毒设施。洗手设施包括:非手动式水龙头、皂液容器、50ppm次氯酸钠消毒液和干手巾(最好为一次性)等,并有明显的标示。应在开工前、每次离开工作台后或被污染时清洗和消毒手。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洗手消毒设施、消毒液的更换和浓度。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生产过程每4小时一次。$ X. @# B! z/ D

  2、纠正措施:

  ⑴ 重新清洗消毒卫生间,必要时进行修补。
m" r
  ⑵ 卫生监督员负责更换洗手消毒设施和更换、调配消毒剂。

  3、记录: 7 K; O3 ]( W( S3 {1 }: k

 ⑴、⑵ 每日卫生控制记录。
五、防止污染物的危害:
@7 t
  1、控制和监测: 
  ⑴ 果蔬汁生产加工企业所用清洁剂、消毒剂和润滑剂应附有供货方的使用说明及质量合格证明,其质量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并须经质检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包装物料的验收情况。( h( F+ W/ X' F# E  J3 R7 n1 y
$ E* |% N0 x, r( m4 J  O4 k: u8 |
  监测频率:每批清洁剂、消毒剂和润滑剂。 , T9 [$ _! J. H: t* D6 F
: v9 d- z: a& }  J4 B
  ⑵ 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必须提供供货方的质量合格证明,其质量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并须经质检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包装物料的验收情况。 - M+ J' q' j% u! u
. ]" P4 J  X# c8 u! l) s  {
  监测频率:每批包装材料。: e; i5 Z  K. e1 s
' E& E1 v8 l) Q; i
  ⑶ 包装材料和清洁剂等应分别存放于加工包装区外的卫生清洁、干燥的库房内。内包装材料应上架存放,外包装材料存放应下有垫板、上有无毒盖布,离墙堆放。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 

  监测频率:每天一次/每4小时一次。

  ⑷ 应在灌装室内安装臭氧发生器,必要时安装空气净化系统。于每次灌装前进行不低于半小时的灭菌。灌装间应通风良好,防止冷凝物污染产品及其包装材料。加工车间应使用安全性光照设备。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 3 b% U0 }$ C; E5 w$ I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 7 I# l, E+ w1 G0 f: q/ x
; T0 o3 f% B- B% V
  ⑸ 设备应维护良好,无松动、无破损、无丢失的金属件,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设备情况。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

  ⑹ 果汁灌装结束,应按不同品种、规格、批次加以标识,并尽快存放于0-5℃的冷藏库内。冷藏库配有温度自动控制仪和记录仪,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除霜、除异味。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冷藏库的温度及卫生情况。7 ?" H7 A! z  ?/ {

 监测频率:罐装结束/每天一次。
  ⑺ 生产用燃料(煤、柴油等)应存放在远离原料和成批果品果蔬汁的场所。卫生监督员检查。% m3 h$ O( _6 d" \$ N, L

监测频率:每天一次。4 M5 B3 c7 G" v; F& u' p2 h" z2 C
2 f8 S, H9 e! H  Y4 v* z
  ⑻ 车间应通风良好,不得有冷凝水。卫生监督员检查。4 i( i2 w- p+ {$ p6 f
8 o' [# ^0 o9 Z; M* Y8 y
  监测频率:生产中每四小时一次。

  2、纠正措施:% P0 u* f3 t, G
0 l2 h( \+ p  D' f8 g7 ~
  ⑴、⑵ 无合格证明的清洁剂、消毒剂、润滑剂和包装材料拒收。# \" I5 C( X, @% f- L

 ⑶ 存放不当的包装材料和清洁剂等应正确存放。
  ⑷ 对可能造成产品污染的情况加以纠正并评估产品质量。

  ⑸ 必要时进行维修。
 ⑹ 对违反冷库管理及消毒规定的情况,应及时加以纠正。
  ⑺ 生产用燃料(煤、柴油等)接近原料和成批果品果蔬汁时应及时纠正。) L. F6 D% O# c5 v* |3 j: V) X- |4 S  W4 s

 ⑻ 车间应通风不畅,集结有冷凝水时应加大排风换气。
  3、记录:
  ⑴、⑵ 清洁剂、消毒剂、润滑剂和包装材料验收记录。5 z7 `' A: O+ z% l& V9 m
  Z% _& M0 i( T
  ⑶、⑷、⑸、⑹、⑺、⑻ 每日卫生控制记录。  B+ D! y- @3 N8 w/ P9 Y# U
2 |; L' t# o+ I0 @0 B) g
  六、有毒化合物的标记、贮藏和使用: 
 1、控制和监测: " g2 q9 F( r9 m& v# E
) r1 M6 U4 z" T
  ⑴ 生产加工中(清洗用的强酸强碱、生产中和实验室检测用有关试剂等)使用的所有有毒化合物必须有生产厂商提供的产品合格证明或含有其它必要的信息文件。 

  监测频率:每批有毒化合物。 6 I! l0 b- `- H/ y
0 q9 x" v7 r0 ^3 l( Q. l- o. H6 A
  ⑵ 所有有毒化合物应在明显位置正确标记并注明生产厂商名、使用说明。贮存于加工和包装区外的单独库房内,须由专人保管。并不得与食品级的化学物品、润滑剂和包装材料共存于同一库房内。卫生监督员应检查其标签和仓库中的存放情况。# O& q: K' m+ U
! ^' I) R! `8 w' R) ^9 m/ G9 k
  监测频率:每天一次。. z3 b+ I7 M  t' K. H1 y1 f0 _. u" ]
6 m# Y* i8 I' s: v
  ⑶ 须严格按照说明及建议操作使用。由专人进行分装操作,应在分装瓶的明显位置正确标明本化学物的常用名,并不得将有毒化学物存放于可能污染原料、果蔬汁或包装材料的场所。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标识和分装、配制情况。! I) x8 H1 y; B# M: a
  监测频率:每次分装、配制、使用。+ }( g' B) f* P) ]* O( B& V! U) p

  2、纠正措施:

  ⑴ 无产品合格证明等资料的有毒化合物拒收,资料不全的应先单独存放,直到获得所需资料方可接受。' s2 n8 B' m& n- Q! Z7 `- R
# S& V3 c: m2 D  q( c$ y$ T9 o
  ⑵ 标记或存放不当的应纠正。 7 q% I7 |. d; O

 ⑶ 未合理使用有毒化学物的工作人员应接受纪律处分或再培训,可能受到污染的果蔬汁应销毁,分装瓶标识不明显时应予以更正。
  3、记录: % M( @2 D0 M$ |( H2 r
' g9 L0 g' c& t) o6 x. y
  ⑴ 定期的卫生控制记录 
 ⑵、⑶ 每日卫生控制记录 
 七、员工的健康:
 m1 ]. I
  1、控制和监测:
⑴ 发现工作人员因健康可能导致果蔬汁污染时,应及时将可疑的健康问题汇报告企业管理人员。( ^1 w' y% y8 I: d
4 Y% d0 l: }4 l7 t. `
  ⑵ 卫生监督员应检查工作人员有无可能污染果蔬汁的受感染的伤口。

  监测频率:每天开工前/生产中每四小时一次。

  ⑶ 从事果汁加工、检验及生产管理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做临时健康检查,新招聘人员必须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企业应建立员工健康档案。 
 监测频率:每年一次/新招聘工作人员上岗前。
 L  B
  2、纠正措施:
 ⑴ 应将可能污染果蔬汁的患病工作人员调离原工作岗位或重新分配其不接触果蔬汁的工作。 % X' Q  l( s- E( }2 o/ t
8 ?7 O9 H' a" X! r& w8 G
  ⑵ 受伤者应调离原工作岗位或重新分给其不接触果蔬汁的工作。
  ⑶ 未及时体检的员工应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的,调离原工作岗位或不许上岗。8 c- q7 D% c, M( e6 p$ f5 U

 3、记录:9 k( q. g5 N; Y
7 I( L. g9 Y- Y6 r* z4 b
  ⑴、⑵ 每日卫生控制记录。
  ⑶ 定期卫生控制记录。 
 八、鼠、虫的灭除:

  1、控制和监测:2 f( {/ e8 G1 h/ O& Z6 y+ J

  ⑴ 加工车间、贮存库、物料库入口应安装塑料胶帘或风幕;车间下水管道须装水封式地漏,排水沟须备有不锈钢防护罩并在与外界相通的污水管道接口处安装铁纱网;车间的窗户、通(排)风口应安装有铁纱网;加工车间、贮存库、物料库入口和通(排)风口应安装捕鼠设备。上述各设施必须完好,以防鼠、虫侵入。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 ) W% @+ x1 I) a& Q# H6 u5 y
; Y: T% x$ [' _+ E% }9 ~# p
  监测频率:每天开工前。 
  ⑵ 厂区和车间地面不应存在可招引鼠、虫的垃圾、废料等污物。生产区大门应关闭。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有无鼠、虫的存在。卫生监督员应及时向企业管理人员报告鼠害状况。3 n$ Q1 [2 \, j2 d
, u1 ?& u, X4 \: B6 W
  监测频率:每天开工前、生产中、生产结束。- l( T" N9 U7 V. N
, L4 ~; J- q, Y
  ⑶ 生产加工企业应定期灭除老鼠和害虫。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 l; R0 t; S; l/ K! i! e% b  N9 ]6 w) X5 H
( c+ g( ^" J2 r
  监测频率:每月一次。 
  2、纠正措施: # q6 l& {$ S$ T, m( T, A
) V/ }2 P' r3 U( t2 z; z0 P8 m
  ⑴ 完善防鼠、虫的设施。 3 _: }; o3 F5 _2 V$ j: n

 ⑵ 及时清理招引鼠、虫的污物。
p
  ⑶ 定期捕灭鼠、虫。
 3、记录: 

  ⑴、⑵ 每日卫生控制记录。: x" E1 F& T* A
  ⑶ 定期卫生控制记录 ) @# X& A, j3 w3 B
5 ?: z! s/ L+ Q4 U" H9 Y9 ]
  九、环境卫生:
K4 o
  1、控制和监测: 5 A( J# {' p! B. C
& n4 e0 ]6 b3 y# Y! v5 T
  ⑴ 厂区应无污染源、杂物,地面平整不积水。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
  监测频率:每天一次。! Q$ N! l8 [5 U

   ⑵ 应保持车间、库房、果棚干净卫生。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 T; {* n/ e( }/ d6 @

 监测频率:每天一次。( U! A" S) ~* a7 ?4 Z6 B1 @

 ⑶ 应定期清理打扫厂区环境卫生和清除厂区杂草。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0 A$ [; x7 m$ A, `; W

 监测频率:每周一次。

 2、纠正措施:
 ⑴ 及时清理污染源、杂物,整修地面。) q  S* g7 V) Q* ^2 o- `/ j

  ⑵ 车间、库房、果棚发现污染物、异物及时清理。
  ⑶ 定期清理打扫。, r2 X& k. D+ `' o, N& O0 E; Z" n
1 d7 U" A, N9 G( @
  3、记录:
1 L/ t  o1 `
  ⑴、⑵ 每日卫生控制记录。( h0 f6 e" D9 O3 H# O: C

  ⑶ 定期卫生控制记录。! @1 ^+ t% H: ^: r9 Q6 @

  十、检验检测卫生:3 ?! h% ^/ a' I; S

 1、控制和监测: 
  ⑴ 各生产工序的检查监督人员所使用的采样器具、检测用具应干净卫生。4 @5 U! x$ k$ ]& X2 t

  监测频率:每次。

  ⑵ 实验室应干净卫生,无污染源,不得存放与检验无关的物品。4 p: h2 e% m6 O6 @/ @9 g' n0 _

 监测频率:每天一次。
  2、纠正措施:
  ⑴ 使用前后及时发现及时清洗消毒。
  ⑵ 及时清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iso.com.cn/book-3488/




相关资料下载

最新发布认证知识

咨询热线:
13925768373
13925767953
13925760773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