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简介 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 National Appli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rtificate ,简称 NIT )是教育部考试中心为推动我国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继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后推出的又一项计算机证书考试。它借鉴了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举办的“剑桥信息技术( Cambridg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 CIT )”的成功经验并与之接轨,采用模块化结构,培养和测试考生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独立操作能力,适合各种行业人员岗位培训的需要,也可供用人单位录用、考核工作人员参考,通过考试并合格的考生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颁发证书。因此该项考试具有很强的国际性。目前,北京、天津、黑龙江、辽宁、山东、江苏、湖南、广东、河南等省已进行了试点,现已在全国推广。其中,山东省和辽宁省、河南省等进行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关课程有机结合的试点工作,拓展了自考功能和考生就业渠道,如学员参加某一模块的培训与考试,各项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全国通行的NIT合格证书,同时可免学和免试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和本科自学考试《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程。另外,为了紧密配合税收征管改革的全面推进,国家税务已将全国税务系统干部的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知识培训纳入了该项考试。从 98 年开始,全国税务系统共设立 59 个 NIT 培训基地,八万余名学员获得了 NIT 证书。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也将在全国电力系统推广该项考试。目前为止,全国共有近几十万考生通过考试并获得证书。由此可见 NIT 证书已逐步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 NIT 目前有计算机基础、中英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数据库、程序设计、计算机绘图、桌面排版、多媒体应用、Internet、局域网、会计电算化共计 11 个科目。 一、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的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的交流打破了时空、国度和语言的界限。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基本工具,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大提高了我们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为了科学、系统地培养应用型计算机技术人才,教育部考试中心于 1996 年推出了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根据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考试的特点,针对用人单位录用干部、评定职称、晋升职务和上岗培训的需求,采用了系统化的设计,模块化的结构,个性化的教学,过程化的考试和国际化的标准,给用人单位提供了一个客观、统一、公正的标准。 二、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的性质 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是面向社会,以全体公民为对象的非学历性的计算机证书考试,是培训和测试应试者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考试系统。不是单纯选拔性或通过性的考试,而是针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训考试系统。通过培训培养考生独立操作计算机的实际应用技能;通过考试,检测考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完成一项具体任务的能力。它并不侧重于计算机深奥的理论,而是强调学员利用计算机和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具体任务的能力。学员可根据自身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块。整个培训 70 %以上的时间在计算机上进行,教师针对学员不同的基础和特点进行指导,鼓励学员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解决问题。整个考试均在计算机上进行,由考生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不要求考生是一个“计算机专家”,而是通过培训考试使学员具备以下的能力: * 具有使用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的实际操作经验 * 具有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和执行日常事务的能力 * 具有自我开发和自我提高能力。 三、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的特点 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利用模块式框架结构进行培训,采用交互式的方式进行技能训练,采取指导评估的方式进行能力考核,强调培养学员利用计算机和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具体任务的能力;在培训内容设计上紧跟技术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员的个性,侧重于学员应用技能的培养,着重训练学员的独立操作技能。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具有开放型的培训教学机制,开放式的模块组合,增加了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易于防止重复教育,适合各种
更新时间:2007/9/28 1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