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微生物检验员?
微生物检验员怎么获取?企业怎么获取微生物检验员证书?
样品种类:食品生产环境,如水、空气、土壤等; 生产工序,如设备、管道等; 各类食品样品。
食品生产环境微生物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一)水样的采集与处理 :饮用水的要求。 流行病学上安全:不含病原微生物、病毒、寄生虫卵等,无传播疾病的危险。
毒理学上可靠:水中不含有毒物质或有毒物质浓度在近期与长期饮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毒害作用。 生理学上有益无害:水质成分或化学组成适合人体需要,有必要的营养物质。 感官上良好:外观物理性质不会给人不愉快的感觉,没有臭味。
一、微生物检验员证书颁发:
CCAA。
二、微生物检验员证书培训费用:
1480元,费用包含:培训费、资料费、证书费、快递费、发票。
化学分析分为定性和定量分析两种 定性分析是测未知物质及组成的元素 定量分析是进一步测出物质所含某些元素的量。 由于饮料制品的成分已被人了解,所以定量分析在我们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定量分析中最长采用的是重量分析、容量分析、比色分析。
重量分析 挥发法:利用加热或其它方法使测试样中被测成分挥发逸出,再计算试样中被测成分的含量。 萃取法:利用溶剂将被测定成分从试样中萃取出来,然后将溶剂蒸发出去,干燥后称取萃取物的质量,即可计算出试样中被测成分的含量。 沉淀法:将被测成分以难溶性化合物沉淀下来,经洗涤、干燥等手段得到固定物质再称其重量,从而计算被测成分的含量。
三、微生物检验员证书培训内容
1.检验的化学基础;
2.实验室安全知识;
3.实验室常用仪器讲解;
4.检验技术及微生物检验技术,大肠杆菌,菌落总数,无菌、药典、霉菌、酵母菌、金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菌种的实操视频。
四、微生物检验员证书培训相关
化验室常用检测设备:手持式折光仪
使用方法
打开手持式折光仪盖板,用干净的纱布或卷纸擦干棱镜玻璃面
在棱镜玻璃面上滴2滴蒸馏水,盖上盖板。于水平状态观察,检查视野中明暗交界线是否处于零刻线上,若与零线不重合,则旋动刻度调节螺旋;
用纱布或卷纸将水擦干,然后如上法在棱镜玻璃面上滴2滴试样,进行观测,读数。
五、微生物检验员证书相关
国际食品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国际食品微生物专业委员会
采样基本原则 (1)各种微生物本身对人的危害程度各有不同。 (2)食品经不同条件处理后,其危害度变化情况:①降低危害度;②危害度未变;③增加危害度。 根据(1)(2)的情况来设定抽样方案并规定其不同采样数。
n:系指一批产品采样个数。 c:系指该批产品的检样菌数中,超过限量的检样数,即结果超过合格菌数限量的最大允许数。 m:系指合格菌数限量,将可接受与不可接受的数量区别开。 M:系指附加条件,判定为合格的菌数限量,表示边缘的可接受数与边缘的不可接受数之间的界限。
二级法只设有n、с及m值 以其一点作为食品微生物的限量值,只设合格判定标准m值,超过m值的,则为不合格品。 以生食海产品鱼为例 n=5,c=0,m=102, (n=5即抽样5个,c=0即意味着在该批检样中,未见到有超过m值的检样,此批货物为合格品)。 在中等或严重危害的情况下使用二级抽样方案
化验室常用检测设备 :电导率仪
使用说明 检查一下指针是否指零,如果不指零调节电导率仪上的调零旋钮; 将电导率仪调节到校正档,指针指向最大刻度; 按照电极常数调节旋钮,测量时调节到测量档。 具体型号的电导率仪需要按照说明书操作
注意事项 电极的引线不能潮湿,否则将测不准。 高纯水被盛入容器后应迅速测量,否则电导率降低很快,因为空气中的 溶入水里变成碳酸根离子; 盛被测溶液的容器必须清洁,无离子玷污。
容量分析:以被检验的物质在参加化学反应时所消耗的已知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为基础,来计算该物质的量称为容量法。 中和法:利用酸碱中和反应进行测定的方法。 沉淀法:利用沉淀反应进行测定的方法。 氧化还原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测定的方法。 比色分析:待测元素的离子本身具有颜色,或向被测溶液加入某种试剂溶液后能生成鲜明的颜色,颜色的深浅与待测离子的浓度存在数学关系。
常见试剂的分类: 优级纯(GR) 纯度高,可做基准物质 分析纯(AR) 纯度较高,用于一般分析、科研 化学纯(CP) 工业分析、实验 实验试剂(LR) 用于一般化学实验 建议不用的级别用不同颜色的标签进行识别。
特殊试剂的分类、规格: 基准试剂:用于标定滴定分析标准溶液的标准参考物质。可做为基准物使用,也可精确称量后直接配制标液。含量在99.95-100.05%,杂质含量略低于优级纯或相当。 生物染色剂:配制微生物标本的染色液,BS。 生化试剂: 配制生物化学检验试剂,BR。 光、色谱纯试剂、指示剂、缓冲试剂等,SP、GC、ind。
微生物检验员证书
微生物检验员
食品化学微生物实验室
医疗器械行业申请GMP
化妆品行业
1.企业主管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及监督管理工作岗位的人员、食品生产企业、经销单位、质量监督部门、卫生检验部门及有关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
更新时间:2024/10/20 8: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