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测量过程都不可避免地出现误差,绝对精确的测量是没有的。也就是说测量报告值和真值(实际值)之间必然存在一个差距,此差距的大小只能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来定量表征,评定的结果体现了测量的质量。
没有质量检验的产品和工程是不能放心使用的,同样,没有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的测量结果也是不能放心使用的。换句话说,测量结果必须给出不确定度评定报告才有完整的意义。然而,笔者发现绝大多数技术机构在日常的计量器具检定中却极少做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究其原因,一是不会做: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比较抽象,目前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系统掌握此知识的人才奇缺;二是不愿做: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繁琐复杂,仅从耗时来说,其“评定”过程往往是“测量”过程的数十倍,甚至百倍以上。
针对以上两个原因,根据实际经验,笔者以为走专家项目归纳,根据典型设计制“模”,编制通用“评定”规程,“评定”者机械式填表作业的标准化之路,是一条推广“评定”应用的有效途径。
例如,分析所有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的检定,其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完全一致,其中某些因素(如数值修约,同一标准表的读数误差,相同精度、测量范围的被检表的读数误差)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完全相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步骤完全一致。因此,对这种共性很大的重复性“评定”,就可以按统一、简化、效能的原则,对相同精度、相同测量范围的压力表制作典型的、填空式的、标准格式化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通用规程,模式如下:
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通用规程(适用精度1.6级,测量范围0--1Mpa)。
(一)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分析
1.重复测量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A类评定)列表,计算(计算过程省略,小数点后保留4位数)。
2.标准表误差产生的不确定度(B类评定),设为均匀分布,K=,
3.被测表读数误差产生的不确定度(B类评定),设为均匀分布,K=,
4.被测表轻敲位移产生的不确定度(B类评定),设为均匀分布,K=,
5.数值修约导致的不确定度(B类评定),按小数点后保留4位有效数字取值计算,设为均匀分布,K=,
(二)合成不确定度
以上各量彼此独立:
计算过程省略,各测量点UC见表2。
(三)扩展不确定度
取K=2,置信概率95%,U= KUC,各测量点U见下表2。
(四)测量结论
被检表符合规定精度要求。
在上例中只要稍经讲解,仅要求“评定者”记住公式中几个字母代表的意义,对两个表格中的测量数值,套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数值据实填写,再根据数据大小比对得出结论即可(上例两表中除“标准值”外的其他数字为应用通用规程的“评定”者所填)。如此“通用规程”使原本令人十分头疼的技术活变为简易明了的熟练活,此“傻瓜相机”的模式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也能轻松操作。
此模式不仅可以类推到不同精度及测量范围的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还可以变形类推到对血压计、衡器、燃油加油机等计量器具检定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