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管理成熟度总体偏低
类型:转贴 | 出处: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14/1/8 9:02:59 | 人气: 24135
2013年,中国企业平均管理成熟度(竞争力发展指数)仅为48.83%,比2012年降低3.42%。新形势下,中国企业主要面临着“内外部市场增速缓慢”、“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可持续发展将转化为企业新的经营压力”、“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和“人才管理机制有待健全”等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这是记者日前从中国海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德国际)主办的“第4届中国企业组织管理成熟度OPI(竞争力发展指数)”系列报告会上获悉的。
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企业平均管理成熟度(竞争力发展指数)为48.83%,比2012年降低3.42%;2013年中国企业管理成熟度的最佳实践为66.38%,比2012年上升1.41%,和世界先进企业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从测评结果来看,中国企业无论是经营规模、还是管理水平,都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进步,很多细分领域中国企业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然而,其总体成熟度偏低,又制约了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本次调查运用了海德国际自主研发的组织成熟度测评工具,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与案例剖析相结合的方式,在持续关注2012年跟踪的600余家企业的基础上,于2012年通过测评、评审、增值审核等方式,收集参评各级质量奖企业、在认证过程中实施增值审核的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进行的区域企业竞争力测评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共计形成800余家企业的调研结果。
如何系统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成熟度,推动企业竞争力的发展?与会专家指出,为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组织追求卓越,企业可在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上,结合卓越绩效模式,开展量化增值审核,从文化、战略、顾客与市场、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管理等7个方面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行系统评价,对企业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诊断,帮助企业发现自身的优势及改进空间,进一步提升管理体系有效性,提高管理效率,为企业的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专家认为,量化增值审核非常适合那些企业规模在近几年快速扩张,企业发展战略需要调整,生产流程需要重新梳理,需要通过建立系统的KPI目标管理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各项管理活动质量以及企业文化需要相应调整的企业。为帮助企业识别自身的优势与改进机会,在追求卓越绩效的道路上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与前进的方向,量化增值审核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开。一方面,可以通过与标杆企业(或竞争对手)的各个维度分值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测评结果,评估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哪些维度的绩效水平发生了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实现管理升级。
在管理界,历来就有“伟大公司的创办人,通常都是制造时钟的人,而不是报时的人”的说法。而“造钟”就是要建立一种机制,使得企业能靠组织的力量在市场中生存与发展。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与规范,企业必须越来越依靠一个好的领导力、好的机制,包括好的组织结构、好的评价考核体系、好的战略管理等。
近年来,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了领导力发展的重要性,认为领导力与组织效率的提升、变革创新以及规范管理和快速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些大型企业的管理者表示,领导力是一种有关前瞻与规划、沟通与协调、真诚与均衡的艺术。目前,很多公司增设新的管理层,以应对变幻莫测的经营环境。与此同时,具有成熟领导力发展的企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这些回报包括:更好的企业业绩、更低的员工流失率、更高的员工敬业度和生产率等。
报告同时对中国企业管理者提出的“领导力”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研究显示,从卓越绩效的视角看,中国企业在“领导”方面的管理成熟度仅为55.66%,有较大提升空间;从领导者的5项主要行为来看,中国企业领导者在“共启愿景”和“挑战现状”两项行为上得分较低。这种趋势与整个亚太地区的领导力测评结果趋于一致。
本站新闻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致电0769-2315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