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首页 >> 认证知识 >> 其它 >> 地区市场化程度决定分销商密度 第2页

地区市场化程度决定分销商密度

最近更新: | 人气: 8190
 投资为主(且项目大都在中心城市),大量项目是基本建设和标志性建筑,非国有经济不发达,几乎没有零售批发(或零售批发以低档品牌为主),求购买者大都有从较大商户处购买或千里迢迢到省会城市购买产品的习惯。铺货率对销售并无实质性效果,反倒会由于价格透明造成项目操作困难。故进程报告中排名靠后广大中西部地区,大都应以地级市或省级市为中心设立分销商,且需选择在当地有影响和深厚社会基础的大商户作为独家分销商,会有好的效果。而厂家销售人员需具备较强的项目跟进能力和技术支持能力,来配合经销商的工作。
    



进程报告有几个城市的排名很有意思,北京无疑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确不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北京作为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政府 投资力度是相当大的,比如最近的奥运会项目,在设计渠道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用密集分销渠道可能不是好的选择。安徽,市场化排名10名以内唯一非沿海地区也是较落后地区,但在零售批发方面有出人意料的表现,你可不要在设计渠道时,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各省市区市场化排序:1999-2000

地区 1999
排序 2000
排序 排序变化 地区 1999
排序 2000
排序 排序变化 地区 1999
排序 2000
排序 排序变化
广东 1 1 0 河北 10 11 -1 黑龙江 22 21 1
浙江 2 2 0 重庆 11 12 -1 云南 23 22 1
福建 3 3 0 广西 13 13 0 甘肃 21 23 -2
江苏 4 4 0 北京 19 14 5 内蒙古 24 24 0
山东 5 5 0 四川 14 15 -1 贵州 26 25 1
上海 8 6 2 河南 15 16 -1 山西 25 26 -1
天津 6 7 -1 湖北 16 17 -1 陕西 27 27 0
海南 7 8 -1 吉林 18 18 0 宁夏 28 28 0
安徽 9 9 0 湖南 17 19 -2 青海 29 29 0
辽宁 12 10 2 江西 20 20 0 新疆 30 30 0
                         资料来源:《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1年)》

    当然,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并不是决定分销商密度的唯一因素,厂家的送货方式(汽车火车,船运)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换句话说,汽运区域适合密集分销,而火车,船运适合独家分销商。原因是前者厂家可以将货物配送至县级甚至镇,是实际上的总分销,后者仍然需要有资金实力和货物配送能力的分销商作为厂家服务的延伸来发展经销商。
另外一个决定分销商密度的因素是你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对手的强弱。如果你是市场的新来者,就比较适合选择独家分销商。如果你是市场的领导品牌,更宜选择多家分销商或密集分销商。原因是如果你是市场的新来者,商家通过独家分销权控制价格,以求利润。而如果你是市场的领导品牌,商家虽然对厂家发展多个分销商而使价格透明颇多怨言,但每天的出货量足以带动其它的产品的销售。如生产厂家所在地区一般都会选择密集分销。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iso.com.cn/book-8571/




相关资料下载

最新发布认证知识

咨询热线:
13925768373
13925767953
13925760773
在线客服